close
雖然我一開始覺得俄羅斯應該不會真的打烏克蘭,因為可能面臨的代價會很大,但也想好萬一真打起來,自己的投資該怎麼應對。先想定愈多可能發生的情況,做好風險控管才能處變不驚。
 
“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故上兵伐謀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《孫子兵法·謀攻篇》因為戰爭需付出的代價太大,武器裝備﹑人員傷亡﹑後勤補給﹑國際制裁,經濟損失、反戰聲浪....等,都必須一括承受。不過布丁大大既然決定打,想必也是有所考量。“兵者,詭道也。”《孫子兵法·計篇》剛開始在邊境又軍演又撤軍,最後又進攻,或許是在迷惑對方、試探國際的反應,也有威嚇讓烏克蘭屈服或造成內部分歧的目的。既然布丁大大打下去了,那就要去了解他的目的是什麼,而他在停戰條件已經道出他的目的,不過那也可能只是在他整個計畫中的一部分而已。解除武裝的烏克蘭要如何自我防衛?安全是建立在自己有足夠實力,使別人不敢輕易來犯。不管烏克蘭接受或不接受,布丁大大應該都有接下來的盤算,只是面對烏克蘭的頑強抵抗、國際間愈加嚴厲的制裁及各國對烏克蘭的援助,布丁大大的盤算或許是舉步維艱。
 
通常來說,造成市場動盪的是未知,因為怕真的會打起來而恐慌,但真的打下去之後反而是明朗化,利空出盡之後就股市開始漲了;就像之前阿川跟習大大打貿易戰時,美方傳出可能有什麼制裁手段時(未知)會先跌,但真的制裁下去之後(明朗)反而漲了。
再比如新冠肺炎,在一開始爆發時全球恐慌股市慘跌,因為不知道造成的影響會大到什麼程度(未知),但隨著人們對病毒的了解愈來愈多也有了因應的方法之後,再有變種病毒肆虐,對市場的影響也愈來愈小了(明朗)
 
美國做為最大經濟體,一舉一動會牽連全球。之前因新冠病毒影響而印鈔大撒幣救市救失業,這就像為了治病而下猛藥,強烈的副作用就是通膨飆升。貨幣貶值太快,人民及企業收入還來不及增加,疫情造成產出中斷使物價攀升,幣值貶、物價升讓通膨快速惡化,好不容易在疫情之下開始恢復經濟成長,到了21年中之後醞釀升息及一連串測試市場反應,用這個藥來治通膨這個副作用,卻在22年初發生烏俄戰爭;戰爭本身應該是短期影響,但俄羅斯是第二大產油國﹑小麥第一大國,烏俄產的小玉(小麥﹑玉米)佔很高比重,烏克蘭小麥出口佔全球25%,同時也是第四大玉米出口國,現在打仗減少供給又要推升價格,在各種原物料居高不下、原油處於相對高點,印鈔後元氣還沒恢復的美元依然處於弱勢的前提下,原油價格如果又進一步攀升,會再加重通膨的影響,這可能需要比原本付出更多代價,才能達到對抗通膨的計畫。
 
目前就是做好資金控管,如果有足夠資金想試著撿便宜可以減量分多次進場,因為戰爭局勢多變,而且不管戰到最後結果如何,還是必須回來面對加劇的通膨跟升息幅度的影響。新冠病毒剛爆發時,世界是處於相對健康的狀態才能承受得住大撒幣的猛藥,而現今是大病初癒恢復不全的狀態,短期內可能無法再次承擔如此強大的副作用。或許往受益升息、美元升台幣貶、通膨降低之後受益的方面去留意產業,趁目前動盪的局勢慢慢去逢低佈局,戰爭跟後面的升息抗通膨時期應該都有佈局機會,期待動盪過後的收益成果;如果怕風險高不敢買多而買不夠也不用太急,做好風險管理為上,機會在以後還是都會再出現的,重要的是讓自己思維更進步並握有資金,才能把握每一次迎來的機會。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電梯上樓 的頭像
    電梯上樓

    電梯上樓

    電梯上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